内容来源
7月25日,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同期活动《“未来沪上低空展望”通航圆桌论坛》之圆桌三:“海已纳百川 沪需融低空吗?”
圆桌嘉宾
*本文刊发上海闳鉴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剑发言速记。全文2109字,预计阅读6分钟。*
王博(主持):今天来了很多居民朋友,我看到还有小朋友在,刚好暑假了,也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我帮居民说一句话,大家都说吵,大家说太吵了,已经影响到生活了。
第一个问题先问一下谢总,最近接到很多市民朋友的投诉,被投诉的对象就是谢总的公司,他们在运行,您介绍一下当时的投诉情况。
闳鉴通航:谢剑

谢剑:我们是被投诉单位的之一,不是全部。今年5月19日,我们应有关方面的邀请,在普陀区的环球港组织了一次探索性的飞行,主题是上海地区的首条空中定制化航线,当天有很多媒体到场,在低空经济政策感召下,我们当天的尝试非常有益,很多官方媒体和现场的群众都做出了正面的评价,反馈也很好。
王博(主持):能不能再介绍一下现在在整个上海或者周边区域,我们的飞行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
谢剑:正如上两场讨论中几位嘉宾介绍的上海直升机飞行的状态,上海直升机主要有几大用途,首先是处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前沿,很多商业人士的出行会使用到直升机,在行业中来讲是商务包机。第二个是上海市外围,包括在黄浦江上空的空中游览。第三个是医疗救护,我本人曾经执行过很多从外地到上海的医疗救护任务,包括我们把窒息以后严重缺氧的上海市民从已经停航的嵊泗岛用直升机救回上海的第一人民医院,最终恢复健康,我们每年都在做这样的案例。另外一块业务是一些针对直升机的培训业务,上海的直升机业务大概就这几个业态。
王博(主持):作为一个一直持续观察这个行业的研究人员,我也很有幸之前坐过谢总的飞机,他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给我介绍了怎么上飞机,保证在那个过程里面不会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像我这么高,我直接走过去,我的头基本就被削掉了,这些很小的细节都是彰显整个行业对于安全这件事情的关注。
我是搞研究的,研究就是我们不能光防患于未然,万一飞行器真的发生了故障,我想问问谢总,在您这么多年的执飞经验里面,您也做了很多应急救援工作,针对我们自身发生这样一些事故,有什么样的应急响应措施吗?
王博(主持):谢谢谢总,听了刚才几位专门搞飞行老总们的介绍,未来大家真的想要体验飞行的时候,可能就能更放心了。
另外,也跟大家补充一个小知识,当前的低空经济,尤其是载人的运行,90%以上的业务都是依托传统通航进行的,在传统通航的运行公司里面,在座的这几位常年运行的也是值得大家去选择和信赖的大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