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片

内容来源

7月25日,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同期活动《“未来沪上低空展望”通航圆桌论坛》之圆桌二:“保驾护航,未来天空之城”。


圆桌嘉宾

周  莹:华东通用航空协会联席会议秘书长、上海通用航空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仲伟红: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铁雄:捷德集团总裁
刘盛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行风办主任
李  洋:上海新空直升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剑峰:上海特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陈幸俊:上海索鹰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文刊发中山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刘盛东发言速记。全文1855字,预计阅读4分钟。*

 

周莹(主持):我们今天也非常有幸邀请到中山医院的医务处刘处长。航空医疗救援在行业内是非常了解的,但是普罗大众接触得比较少,很多还是从电视新闻或者是一些影视剧里面了解,是否需要推广或者做科普?

 

在项目的落实过程中,病患的接受度、医患之间的关系怎么落实和解决?这一方面刘处长应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有请刘处长为我们分享一下。

 

 

中山医院:刘盛东

 

刘盛东:谢谢主持人!刚才几位通航企业的代表从宏观的角度讲到了整个低空经济的运营关注重点,有有人机、无人机,有一句话叫作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能就在一有一无之间共同支撑了航空医疗这样一个具体落地的场景。

 

2

 

到底什么是航空医疗?我们理解是,医疗转运的一种交通形式,只不过就是用飞机来转运,飞机有有人机、无人机。那么转运什么?

 

第一是转运病人,首先是从发病的地方,比如在家里或者在工作场所,或者在公共场所,发病的地方转运到医院。另外一种是现在更常见的场景,从一家医院转运到另一家医院,通常因为这家医院的救治能力不足,可能病患的病比较重,我们称之为医疗转诊的上转。

 

第二种情形是转医疗抢救的物资,可能这个物资比较常见,有血液,以及被毒蛇咬伤的抗毒血清。

 

第三种情形是转运医疗设备。

 

还有一种是转运医务人员。我们可以把医务人员转到相应的救治场所,或者直升机先到转入医院把相应的医务人员接上,然后再到转出医院接病人,这是四种航空医疗常见的转运场景。

 

3

 

什么情况下要选择航空医疗这种转运方式?平时是我们有事打120的,但是120接线以后服务是分层的,分急救转运和非急救转运两种,也就是接线员会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否危重、危急,不是危急的情况下就会安排另外一套体系,叫非急救转运。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飞机?也就是超急就诊,就是比急救更急的情况下。首先是病情,疾病是时间敏感性的,也就是根据时间依赖非常敏感的疾病,越早救治就能得到完全不同的愈后的病情。

 

最常见的就是心梗、脑梗都有黄金救治时间,还有一种疾病叫主动脉夹层,这也是非常凶险的疾病,需要早期干预。针对这样一些时间依赖性的疾病,我们需要救治。

 

另外一个是两个转运点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比较远或者交通比较堵塞,我们通过飞机,时间可以尽快地缩短,我们叫与死神奔跑,把抢救时间从小时压缩到分钟。

 

4

(图源:新空直升机)

 

刚才讲到主动脉夹层这种可能需要进行救治,真正在实践当中可能老百姓对于医院究竟怎么样治疗这个疾病相对不是很充分,因为医疗流程比较复杂,和我们影视剧中的想象不太一样,可能和心梗、脑梗的救治不太一样,心梗、脑梗是极大压缩门到门的时间,比如从转出医院到转入医院进入手术室尽快操作,但是主动脉夹层不是这样的,主动脉夹层进入以后需要进行充分的医疗评估,包括患者的心肺功能,可能涉及到多学科,比如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等,科室需要联合起来进行联合讨论。

 

5

(图源:新空直升机)

 

在这个过程当中,家属可能在医院焦急等待,他说“为什么都坐了直升飞机过来,为什么还没有看到病人进入手术室”。这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需要有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比如转出医疗团队在决定一个患者适合推荐他进行航空转运医疗的时候,我们应该进行沟通以及告知内容,包括病情的危急,包括通过时间敏感性的救治价值,包括航空医疗可能会涉及的费用以及费用的构成,到达转运目的医院以后,医院的常规治疗流程和节点会是什么,进行一个充分的告知,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患者和家属带来的误解,也能让我们航空医疗的业务平稳、健康地运行。

 

周莹(主持):非常感谢刘处长,我觉得听完刘处长的分享,我觉得航空医疗救援的科普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作为从业时间还算比较长的,对于细化的东西都没有那么了解,刘处长分享得非常清楚和生动。

 

 

END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于公开资料,力求真实来源,谨供读者了解交流。本文内容不涉及任何保证,不应被视为投资、买卖、研究等建议。如有内容意见或者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转载: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作者栏、文章末尾著名来源:低空博览。并在文末插入本公众号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