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智能座舱与eVTOL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沃飞长空发布AE200智能灵动舱,给这一问题带来了具象答案。当豪华车专属的“星空顶”开始装点eVTOL座舱时,eVTOL出行体验也从“飞得便捷”进化到“坐得舒适”。
AE200智能灵动座舱的诞生,让eVTOL去掉了“工具化”标签。与之相伴的,人性化设计与量产能力,也成为了eVTOL企业又一关键竞争力。
01
「 跨界融合,eVTOL座舱化身“空中客厅” 」
AE200智能灵动舱由沃飞长空与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富维集团共同打造。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表示:“基于我国在电动汽车产业雄厚的实力基础,沃飞长空与富维集团的合作实际上是eVTOL跟EV(电动汽车)的一次跨界结合。这种跨界以航空级安全冗余融合车规级智能交互,将为AE200的规模化量产奠定坚实的供应链基础。”

AE200智能灵动舱
AE200智能灵动舱融入了NVH技术,在灵动中岛、云端座椅、天际光影系统、智能空气管家等方面实现了功能创新。其中,灵动中岛可一键在二、三排之间灵活移动,大台面空间搭配冷藏箱,提供储物、扶手、充电等多元化功能。
智能灵动舱的飞行员座椅采用一体式靠背设计,贴合人体曲线,支持全电动高度、靠背与倾角调节。二排座椅采用一键零重力设计,4向电动腿托如云絮般托起腿部,随动扶手智能感应肘部压力,配合升降头枕的云端自适应系统,保证乘坐者的舒适性。三排座椅采用电动坐垫翻折技术,可在座椅与载物平台间自如切换,让AE200既可以打造私密场景,又预留拓展空间。
安全是eVTOL的底线,为了守住底线,AE200智能灵动舱配备航空级安全座椅与约束系统,采用符合抗冲击过载标准的座椅结构(最大可达26G过载),结合四点式安全带系统,确保乘员在起飞、着陆及紧急状况下稳固受控,有效减少位移与次生伤害。
此外,AE200智能灵动舱还在舱内广泛采用柔性包边与圆角化设计,有效减少乘员在颠簸或紧急情况下因碰撞造成的二次伤害风险。边缘区域采用缓冲材料包覆,搭配无锐角结构设计,在确保美观与功能的同时,构筑起一层“隐形的安全防线”。
众所周知,eVTOL产业与汽车在技术和产业链方面可以互通,AE200智能灵动舱本身也是沃飞长空低空航空器研发技术与富维集团汽车智能化座舱技术融合的产物。
不过,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强调,虽然eVTOL产业可共用新能源汽车80%的供应链,但核心的飞控、航电等20%关键技术,必须严格按照航空标准执行。
她分析:“目前这个领域尚无成熟范例可供借鉴,二者标准不一样,航空制造需要完整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适航体系,这在汽车行业此前是没有的,协同发展的前提是需要推动汽车供应链升级到航空适航标准,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
02
「 三项合作,撬动文旅、区域、消费三大场景 」
航空级安全冗余与车规级智能交互的融合,为AE200的规模化量产奠定了供应链的基础。费岚表示,今年市场回归理性后,沃飞长空更专注于产品本身,比如适航取证、安全性能提升等核心环节,避免被短期热度干扰节奏。
从适航取证的进程来看,在国内交通接驳类eVTOL适航审定进程中,AE200率先进入第四阶段(共五阶段),预计2026年取证。针对TC取证,沃飞长空在2025年会进入载人飞行试验,力争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载人飞行试验的6座eVTOL产品。
沃飞长空在全力推进取证进程的同时,也在探索更多的场景落地。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沃飞长空与祥源通航航空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深度空域(江西)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浙江云翊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及飞机确认性采购协议。

费岚表示:“目前,政策、空域等都对eVTOL企业提供了很多切实的支持,让我们在场景落地时有了更清晰的路径,少了很多不确定性。”
具体来看,沃飞长空与祥源通航的合作,主要目的是共同探索“低空+文旅”的多元化应用场景。祥源通航已在丹霞山、齐云山等景区构建了低空游览示范项目。合作后,这些景区将成为AE200的首批应用场景,让旅游方式拥有从地面维度拓展到空中维度的可能,获得沉浸式、多层次的旅游体验。

在与深度空域的合作中,沃飞长空将为深度空域提供自主研发的先进AE200产品及配套技术支持,深度空域则将依托其丰富的场景资源,推动以AE200为代表的eVTOL产品规模化应用。
凭借沃飞长空旗下AE200纯电动、垂直起降、智能化等特点,深度空域计划率先在江西省内布局eVTOL低空航线网络,打造“绿色、智能、高效”的新型通航服务体系,为区域短途交通、景区低空观光、医疗急救转运等场景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沃飞长空与浙江云翊航空的合作,则围绕eVTOL机型应用、飞行社区运营及通航消费场景拓展展开深度合作,为飞行爱好者提供更丰富的机型选择与创新体验,共同探索eVTOL在多元场景下的商业化落地路径。

根据协议,后续沃飞长空的eVTOL机型将入驻梦想机库的飞行器矩阵,为飞行爱好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飞行选择。同时,双方将携手探索eVTOL在私人定制飞行、航空赛事以及共享租机等创新领域的应用,打造更具未来感的低空消费体验。
三度密集签约,展示了沃飞长空构建eVTOL商业化生态的清晰路径与加速落地的决心。费岚介绍,沃飞长空目前已累计获得数百架订单,和川航集团、中信海直、华龙航空、甘肃公航旅等多家行业龙头达成了合作。这些订单与场景合作的落地,正是规模化运营的基础和规模效应显现的前提。
费岚表示,沃飞长空首批eVTOL商业化运营将定位“高端专车2-3倍定价”市场,这一价格基于大规模运营后的成本预测;而随着未来运营规模扩大,加上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供应链体系的持续优化,沃飞长空有信心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成本,让低空出行更加普惠。
来源:飞行汽车视界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于公开资料,力求真实来源,谨供读者了解交流。本文内容不涉及任何保证,不应被视为投资、买卖、研究等建议。如有内容意见或者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转载: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作者栏、文章末尾著名来源:低空博览。并在文末插入本公众号的名片。